52格格党

52格格党>辽的开国之君 > 13太原钟氏下(第1页)

13太原钟氏下(第1页)

翌日一早,用过早膳的韩长安便跟着李承宗一起回到正堂,认全了太原钟氏在太原老家的亲族。

于是,韩长安便知道了:钟氏的辈分现已轮到“辶”、“木”、“艹”、“王”的偏旁部首排辈,如今辈分最高的正是在太原老家坐镇的钟逊。钟逊在同辈的兄弟中年纪最小,已是耄耋之年。至于他上头的五个兄长,都已过世。钟氏一门家大业大人才济济,子孙大都在各地为官。其中的翘楚人物则有两人,分别为钟逊的大兄钟道之子钟枚,如今官至大司农;以及二兄钟逸之子钟棠,如今官至中书令。

大司农为九卿之一,统管国家粮仓以及部分租税、钱谷方面的财政收支工作。官位看着并不十分显赫,却实在是个肥差。

而中书令则是天子近臣,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非清贵华重、文学才望者不可任其职。

钟道、钟逸俩兄弟都是出仕不久就任京官,是以两房子嗣大都定居京城。

钟逊的三兄钟遨少年早夭,膝下唯有一庶女,正是李雍的母亲钟榆。

至于钟逊的四兄钟通,生前官职不高,只做到了都尉。但却十分高产,以一人之力给钟家留下了七子八婿。只不过,韩长安看钟逊提到这个兄长时言辞淡淡,又说“孩子们职务在身,就不来见祖远了”,大概是真的很不上台面吧。

最后,钟逊的五兄钟遐生前授职汉中令。考虑到汉中这个地方在汉朝时的神奇地位,钟家当时的长辈怀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火速令钟遐带着一房子嗣分枝别过了。

而作为守户之犬的钟逊,现如今他的长子钟机正是太原太守。除了小儿子钟林未曾出仕为官,他剩下的三个儿子也都在太原郡各地任职。除钟棉这个长女之外,他还有两个庶女也都嫁了本地的豪族。相比连晋阳令都保不住,只靠兼并土地混个“张半城”名号的张启,钟家才真正算得门阀世家树大根深。以此而论,钟逊的确有瞧不上这外甥的深厚资本。

仅以上这一长串亲戚关系就整整介绍了半个时辰,上辈子活在亲戚关系简单的地球位面的韩长安勉力听完已是两眼蒙圈,脑海中给钟家画的谱系图直接给画成了蜘蛛网。是以,等到钟林再介绍起那一长串“王”字辈的少男少女时,韩长安已经完全分不清谁是谁家的娃了。反正看来看去,嗯,还是钟瑷和钟璃俩兄妹最好看!

钟林大概也是考虑到同龄人中,韩长安只熟悉钟瑷钟璃,安排座位时也将那俩兄妹安排在韩长安的左近。

美人在侧,如沐春风。再加上韩长安已跟舅舅八卦过这俩小可怜的处境,韩长安今日看他们时的神色便又温柔了许多。

钟璃被韩长安这老父亲般温柔怜悯的目光看地毛骨悚然,不禁扯住兄长的衣袖悄悄说道:“瑷哥哥,此人好生无礼!”

钟瑷顺着亲妹妹的视线扭头望去,正对上了韩长安款款颔首的笑脸。钟瑷回了一笑,顺手拿起了案上的玉杯。

韩长安爽快地将杯中物一饮而尽,暗道:掺了蜂蜜的乳酪,果然豪横!不过这种东西,大概只有小孩子才会喜欢吧。他满心羡慕地看了一眼李承宗手里的佳酿,迅速放下玉杯关切问道:“六郎今天可好些了?”

钟瑷有些呆滞,有些措手不及。根据他自幼所学的礼仪规范,方才他的那个动作的含义其实是跟韩长安向他颔首致意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回个招呼。这种情况下,韩长安和钟瑷都不必将玉杯中的乳酪饮尽,略略沾唇意思到了就行。可韩长安将乳酪一口喝完,那就是“酢”了。那么按“三爵酒”的规矩,理当是作为主人家的钟瑷先行“献”酒,等钟瑷喝过三杯,然后才是韩长安回敬三杯才对。可眼下韩长安这么一搞,显然是把钟瑷的节奏都给打乱了。

年仅六岁目前只精通礼仪的钟瑷小朋友想了许久,终于决定跳过“三爵酒”这个环节,继续与韩长安愉快地交谈。他若无其事地放下玉杯,轻声谢道:“瑷已无恙,多谢小郎君挂怀。”

“长安,叫我长安就好。”韩长安坚定道,“六郎多大了?”

钟瑷看了眼韩长安那与自己一般无二的马尾辫发型,当然,在古代这叫“垂髫”。“六岁。”

“哦。我比你大两岁,你该叫我‘哥’。”韩长安理所当然地回道。

韩长安话音未落,端坐一旁的钟璃已忍也忍不住地哼了一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