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四合院拿走易中海的钱 > 第442章 和娄晓娥做生意(第1页)

第442章 和娄晓娥做生意(第1页)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李平安大摆宴席,在便宜坊摆了三桌,邀请了不少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丁秋楠的升学宴。

说起来还挺别扭的,人家都是父母给孩子办升学宴,到李平安这里是给自己媳妇办升学宴,怎么想怎么别扭。

作为俩人的介绍人,陈有福是必然要到场的,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陈有福也想开了,觉得现在还挺好,在厂里虽然没权了,但是在空闲时间也多了,工资照发,每天在厂里读读书,看看报的日子也挺好。

在李平安和丁秋楠来敬酒的时候,陈有福端起酒杯看着两口子感慨的说道:“平安啊你还真爷们,结婚前的承诺,十多年后,孩子都生俩了,你还能兑现,不错不错,不枉我当年专门跑一趟三河去给你当这个媒人”

“那是,说起来这事我还真要谢谢您,要不是您当初做媒,我在四九城,秋楠在香河,我们俩那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去”十多年前的往事再提,李平安还真有些感慨。

丁秋楠也是回忆起当初和李平安第一次见面的样子,这么多年过去,丁秋楠自觉自己嫁对了人,看向李平安的目光更显爱意。

晚上这场升学宴办的很是热闹,李平安的酒杯一直就没停下来过,不是这个找自己喝,就是那个要跟自己碰杯,也就是有外挂,要不然的话第一轮下来,人就躺地上不省人事了。

开学时间是三月一号,没几天的时间准备,再说了也不用准备,学校就在家门口骑自行车也就二十多分钟的样子,王老师在首都医学院也认识有熟人,到时候直接走读就好了,白天上课,晚上回家睡觉,比上下班还轻松。

到开学那天,李平安专门从单位开了一辆车,全家人大的小的齐上阵,抱着孩子送丁秋楠去上学。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入学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大,有很多都是三十来岁的样子,真正的应届学子是真的不多,打眼一瞧,最少的都是二十三四的样子,十八九的孩子寥寥无几,其中不乏有抱着孩子来报到的新生。

话说大丫今年的成绩也不错,考上了首都农业大学,也是一所重点大学,惹得傻柱在院里连着摆了两场酒席来庆祝大丫考上大学。

报到流程走完后,带着丁秋楠去见了一下王老师的熟人,简单的聊了会天,当李平安提出要给丁秋楠办走读后,对方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一切事情办完,李平安和易忠海他们也没在院里多待,把人送来就行了,人家今天还要开班会什么的,校园环境早就看过了,再在学校里面多待也没什么意思。

从今天开始,丁秋楠就过上了梦想中的大学生活,李平安则是老老实实的上班,俩人都没时间去带孩子,只能跟以前一样,把孩子重新交给一大妈照顾。

对于带孩子这事,一大妈没有丝毫埋怨,反而乐在其中,天天抱着孩子在四合院里到处蹓跶。

随着年底的小岗村传来的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消息传开,顿时举国震动,小岗村这个地方率先拉开了对内改革的大幕。

上层的反应很快,经过一个月多的激烈讨论,正式对外宣布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内经济真正迎来了腾飞。

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新年过去没多久,一大妈深夜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走的很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在睡梦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李平安和丁秋楠是第二天早上才得到这个消息的,当听到傻柱送来的这个消息时,手里的饭碗当场从手中脱落,这么多年的相处下来,李平安早已将一大妈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亲人,面对一大妈的突然离世,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现在已经改革开放,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一大妈没有儿子,李平安和乐乐穿上了孝衣跪在灵堂内为一大妈守孝。

葬礼办的很是风光,有李平安的面子在,来来往往有很多人过来为一大妈送行。

在一大妈入土后,李平安想着将易忠海从四合院接过来和自己一起住,只是易忠海不愿意离开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房子,没办法的李平安为了易忠海不至于那么孤独,于是将就乐乐送过去陪着易忠海住了一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九城的街面上已经有了外商的出现,这天李平安和刚放学的丁秋楠带着两个孩子在东来顺吃饭,偶遇了从香江回来的娄晓娥。

多年未见的双方偶然重逢自然是要好好聊聊,双方坐在一起聊了这些年双方的情况。

“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呢,当年要不是你提前通知我们让我全家离开四九城,说不定我们家在这些年里指不定怎么样呢”娄晓娥想起当年的事就十分感激,认真的向着李平安道谢。

听到娄晓娥这么说,丁秋楠很是疑惑,当年她只知道娄晓娥一家提前逃跑,并不知道是李平安向她家透露的消息,不过当着娄晓娥的面,丁秋楠也没细问。

李平安摆了摆手:“当时咱们都还是邻居呢,晓娥姐你人不错,我也不能见死不救啊,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别再提了,说说你这些年的近况吧”

当年娄家提前跑路,家里财产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带着大量的黄金去到香江,在海外的亲戚帮助下,很快就在香江站稳了脚跟,这些年香江发展的很快,其它的产业不说,娄家当初在香江买的那些了地产现在都能值一大笔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