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阴阳综合症是什么病 > 风初定 缥缈峰头云散(第1页)

风初定 缥缈峰头云散(第1页)

离开少室山后,盛无崖朝着开封府的方向走去。因路上遇到滥杀百姓的恶人,她临时改变了路线参与缉捕,等到彻底解决这事抵达东京时,已经是治平四年的年底了。

过了年,新登基的天子改元熙宁。盛无崖也是听到这个年号才反应过来,如今的天子应该就是宋神宗吧。她就算对这些变来变去的年号再迟钝,也记得历史书上的“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想来她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位锐意改革的君主。

正月,天子与民同乐,之后照例摆驾上清宫,与诸臣宴饮。盛无崖背着个大竹筐避开了天子守卫,旁若无人地走进了大殿,心想这可真是缘分啊,她上次拜访这里还是四十七年前的事。与上次不同是,此时御座上的圣人不再是上了年纪的宋真宗,而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星眉剑目,英气勃勃。

因她来得太安静太自然,大殿上的君臣一开始都没觉察到不对,还以为是梨园献舞的乐伎。直到这位白衣女子放下肩头的竹筐,掀开覆面的斗笠,满殿官员这才乱了行止,一边大喊“护驾”一边拱卫在天子周边。

盛无崖也不想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实在是满朝文武她谁也不认,万一所托非人糟蹋了种子就大大不妙了。眼看天子在禁卫指挥的建议下就要离席,盛无崖急忙伸出尔康手,还没来得及开口挽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疾行到她面前,颤巍巍道:“盛,盛姑娘?”

老先生的五官有些眼熟,但她一时想不起来,便问:“不知您是?”

“在下李柬之!”白发老头俯身一拜,然后冲着天子大喊:“陛下!这是天禧五年曾在此面谏元孝皇帝的盛姑娘,并非刺客!”

原来是李迪的儿子,盛无崖心想。

随着李柬之的这一声大吼,上清宫终于安静下来,落针可闻。盛无崖忽略掉周围或惊或奇的各色目光,对天子屈膝行了个礼,朗声道:“遂城盛无崖,拜见官家。”

能当皇帝的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年轻的宋神宗不管心里有多少揣测,但面上还算平静,闻言重新落座,矜持地开口道:“不知姑娘来此,所谓何事?”

“来送陛下一份大礼。”盛无崖将竹筐里的农书种子掏出来,一一摆到殿上:“东海之东,约三万两千里外,有一福地曰美洲。此洲辽阔富饶,更有高产良种,能解天下之饥,能果万民之腹。吾悬舟出海二十年,侥幸寻来美洲良种,逢此佳节,特来进献。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圣人海涵。”

盛无崖觉得自己无论是行为上还是语言上都非常有礼貌,可在周围人看来,她简直嚣张至极,无礼至极。此女面见天子不但不跪,还说什么“海涵”,那是能海涵的事吗?御前失仪直接拖出去打板子啊!杀了也可以……只有李柬之根本不在意她的礼数,目不转睛地看着殿上的种子,惊喜异常道:“这些就是盛姑娘所说的良种吗?不知亩产几何?”

在这个时代,北方以小麦为主食,南方则青睐稻米,汤饼和馓子是老百姓普遍爱吃的东西。而这两样谷物的产量,平均下来不过亩产一石,高产的地方也不过一点五石(注1)。两宋的一石换成盛无崖熟悉的单位是九十八斤,因此,这个年代的粮食亩产量平均下来就是九十八到一百四十七斤。

此数据可能因年份的变化而略有浮动,但上下相差应不会太多。在盛无崖上辈子的记忆里,普通人家种植的水稻都可以亩产千斤,而最先进的超级稻种可亩产两千至三千斤,和现在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想起过往,她叹了口气,指着大殿上金黄色的种子说:“此乃玉米,亩产可达八百斤。”这个数据跟后世比,还算低的。毕竟没有现代化肥的加持,不管盛无崖如何精心耕种,也达不到记忆里的产量。

可即便如此,这话也惊呆了上清宫的一干君臣,年迈的李柬之双目亮得惊人,反复确认:“真的?真的?”

“岂敢欺您。”盛无崖笑了笑,又指着土豆说:“此乃土豆,又名洋芋、马铃薯,亩产两千斤左右。”

此言一出,上清宫像油锅一般一下子就炸开了。天子“刷”得一声从御座上站起来,不顾太监劝阻,直接走到了盛无崖跟前。

“两千斤,两千斤!”李柬之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