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里正的自我修养 > 第 87 章(第3页)

第 87 章(第3页)

葛歌只道了声无妨,又道要进去瞧瞧木炭的情况。

周老二自然是快快带路,走在堆满煤炭的库房里边,停在一堆才放凉搬进来的木炭前,得意地给葛歌介绍他的新作:“这批青云炭是小的又改良了方子烧的,比之前的都好些,就是量不多,只有三百斤。”

其实这炭原也不叫青云炭,只叫少烟炭。如今这名儿是葛歌后改的,本就是要做殷实富庶人家的生意,时人亦喜好意头,便改叫青云炭,取平步青云之意。

这法子也确实有些效用,如今云州城中一说起青云炭,那买过炭的人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葛家木炭铺的少烟炭;更别说满云州城里不胜其数的书生还有各大书院了,寒窗十载,何人不想平步青云?

“可烧过了?”葛歌也瞧不出这黑乎乎的木炭哪里好,只要看燃烧效果。

都不用周老二说话,跟在他身后的小徒弟就颠颠儿地拎着试烧的小炉子过来给周老二:“师父。”

周老二接过炉子,用烧炭专用的长柄铁钳小心翻动几下烧得正旺炭块:“主子您瞧,这批木炭翻动时也不会飞出多少灰来,也扛烧些。”

“不错,正好家里的炭用得差不多了,一会儿你叫人拉二百斤回去给吴伯分配着用。”葛歌满意地点点头吩咐完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的明佳后,又朝周老二说道:“我这回来还有另一件事儿要跟周二叔说,我在州府接了个大单子,这几日就辛苦你带着大家伙儿先烧出三万斤青云炭来,趁着年前要送到云州去。”

“成,正好有空出来的窑,我一会儿就去烧。”虽然如今烧炭厂人手够,可周老二也不假于人手,每一窑木炭的湿水、点火、开窑等活计他都要亲自盯着,从不出任何一点差错。

三万斤炭听着多,但其实只要原料跟得上,每个砖窑一日能烧出两窑就有一千多斤,这六个砖窑一起开火,三万斤也就几日的事儿。

葛歌对周老二这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自然十分满意,认可地点点头,说到:“这几日辛苦周二叔些,等忙过这阵儿我再给你放假。”

如今砖窑厂这边的活计主要分两块:木材运送与烧窑。

木材运送及负责木材运送人员管理的工作交给了熟悉木材的许二,烧窑则由周老二主抓,平日里有啥事儿也是俩人商量着来,倒不需要葛歌操心多少。

等葛歌离开砖窑厂后,周老二也连忙寻了才带人从山上运送一批木材下来的许二说这笔大单的事儿:“许二哥,你那边这两日就带着弟兄们多砍些松木回来,咱先抓紧把这些烧出来。”

“成,如今这还有不少松木,我先叫人给你张罗好,趁这会天还早我再上山一趟。”许二抖落一身雪花,拎起坐在炭炉子上边儿的大铜壶给自己倒了碗热水,在水碗捧在手里那叫一个暖和。他如今手下带着有二十七人每日专门伐木、运送木材,如今又多了一个大单,这几日怕也是有得忙了。

看完木炭,葛歌又看了眼砖窑厂头前烧出来的青砖,这说是青砖,其实有些像青石板的模样:一尺宽二尺长,厚约三寸的青砖板,与有钱些的人家铺院子的青石板差不离大小,但造价低、耗时短,成品后价格也比青石板便宜了七成,葛歌是要以它们来做青石板的替代品的。

叫人搬下两块青砖,葛歌只出了三分力,约摸是一个成年人的力气用铁锤击打砖块,见青砖只是被击打处留下一个印子,并无断裂。她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等开春后木炭生意淡了,你们即可大量投产。”

负责烧砖的工匠李师父与他的几个徒弟见主子这般满意,全都欢快地松了一大口气,李师父咧着嘴哈哈笑道:“主子放心,等雪一化我们就开工。”

李师父与葛家其他师父一般,都是享受葛歌特设的技术人员待遇:自己单独有一间房;饭食是两日有一荤,比一般三日有一荤的寻常家仆好;再者就是薪资待遇,每月底薪是一两二钱,单月出货量超过一定数额,作为师父的他们还可以另外获得相应级别的奖金;年节礼也会比寻常家仆丰厚三成。

这般好的待遇叫李师父这已赋闲了好些时日的心里惴惴不安:他拿着主子给的高工钱,享受着主子给的好待遇,只是烧出几窑砖来,这还一分钱没给主子挣着呢!

不过如今听主子这般说,他心里可算是安稳了。又想这冬日还漫长得很,自己总不能一直赋闲,便又补充一句道:“主子,不知小的可否在这边儿自己单砌一个小砖窑,左右这材料都是现成的,小的想多试烧几种,指不定真能做出些好的呢?”

“成。”葛歌对于下面的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素来是给予鼓励与支持的:“缺啥短啥李师父你只管来回我。”

“不缺,不缺。”李师父没想到主子这般好说话,笑得更欢儿了。从前他靠烧砖谋生,砖厂老板巴不得他们这些人每日眼睛都不合净烧砖,李师父虽然心里有不少想法,可也没时间没精力没胆子去试。

如今这新东家这般优待,李师父心想自己一定得做出些啥来,才能对得起主子的这份恩情。

等主子走后,李师父立马就指挥着徒弟们在一处背风且不会妨碍到烧炭作业的地儿,紧锣密鼓就开始砌起他的小砖窑。

至于午后到家就没停过的葛歌转完这圈可算是稍微能停会儿了,回到村里便又去隔壁王家瞧瞧王赵氏。

王赵氏她男人这回也跟着葛家茂去了西南,如今家里多了一个葛歌买下来帮着洗衣做饭的妇人,今年冬天王赵氏过得也比寻常往年舒坦,只要给孩子们做些衣裳,葛歌来时她正与文宁氏坐在正房边烤火边给孩子们赶制今年过年的新衣。

见葛歌过来了,笑吟吟放下手里的活计给她倒了碗热糖水:“外头冷得很,有事儿你打发人过来一趟便是,咋还自己跑过来了?”摸了把她的手只觉冰凉,连忙把人按在小炉子旁烤火。

“我无事,婶子且坐着便是。”葛歌表情柔和,面容舒缓,却也乖乖听王赵氏的话。

等她烤暖和了,外头明佳明芝姐妹俩抱着东西也到了。

示意二人将怀里东西放到宽敞的炕上,葛歌才笑着给王赵氏解释道:“一回到小茹也去忙了,我也没顾得上把给您二位买的东西送过来。这些皮毛虽算不得极好,但胜在暖和。这俩狐皮给您二位,其余就您二位看着咋用,今岁寒冷,咱大家伙儿也该添些暖和衣裳才是。”

原来是葛歌在云州之时,抽空买的一批皮毛,大多是白、灰二色的兔皮,得有一二十张,足够给三家孩子一人做一身好衣裳的;另有两块上好的狐狸皮毛则是给赵、宁二人专门买的。

“这皮子硝得不错,这白的赶明儿婶子拿块水红料子一起给你做件过年的衣裳,一准儿又喜庆又暖和!”文宁氏伸手细细摸了摸,连连点头,都已想好哪块皮子要咋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