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里正的自我修养 > 5月日万活动8(第3页)

5月日万活动8(第3页)

可一想到小里正这般好的人,王小茹竟还不懂珍惜,文若兰就气得小嘴撅得高高的,暗骂王小茹没眼光,三哥就是个书呆子,哪里比得上小里正啥都会本事!

葛歌将套绳与犁头递给来接她的壮子,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地里出来,宽松的裤脚高高挽起到膝盖处,走到田头小溪处,直接迈腿下去洗干净手脚跟脸,边跟文若兰说话:“今日怎地是你来送饭?”

“小茹在家帮我娘做事儿,赵婶儿就叫我送来。”文若兰望着葛歌洗净出水后白嫩的脚丫子以及修长得过分的小腿,忍不住悄悄羞红了脸,小里正一男儿这双腿生得比她作为女儿身都羡慕不已,可真是好看!

葛歌也不疑有他,朝文若兰伸出手去。

文若兰才害羞地别过眼去不看小里正露在衣裳外头的双腿,见他伸了个手过来,一时真没反应过来:“啊?”

“饭。”葛歌皱着眉头,淡淡吐出一个字,她是不是忘了自己是来送饭的?

“啊!”文若兰此时脸真是红得比好天儿时田边的云霞都红了,忙不迭地抓着篮子递过去给葛歌:“给您。”

葛歌撇了撇嘴,接过篮子,见王赵氏准备的是她爱吃的烤肉饼配汤,一人份的午饭还热乎乎的,叫人瞧了都胃口大开,葛歌也不嫌脏,抓起一个面皮烤得酥脆金黄的肉饼就开始吃。

站在葛歌旁边的文若兰见她不嫌脏,随意坐在地上,自己本也想坐下去,可瞧着这四处都是湿漉漉软烂烂的泥巴,再瞧瞧自己身上干净的衣裙,还是坐不下去,就敛好衣裙蹲在葛歌旁边,时不时与她搭个茬儿。

葛歌几口饼下肚,心情也好了些,也就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文若兰聊着天儿。

“小里正,你日后想娶一个啥样儿的人进门呀?”聊了半日,可算是进入正题的文若兰问出这个问题时,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说话的调调都变得有一丝犹疑与试探。

顾着吃饭的葛歌也不疑有他,只当是小姑娘家之间的寻常聊天,随口就答到:“高大健壮些,能干活儿的,家里穷些也无所谓。”毕竟要人家入赘,这要是家里境况好些的,想来也不乐意叫儿子嫁人。

听完葛歌这话,倒叫文若兰彻底抑郁了:她打小就是娇养着长大的,如今虽说比从前能吃苦耐劳些,可跟小里正这择偶标准完是相反的啊!可按着小里正这般说,那王小茹顶多也就占了能干、穷,她可比自己还矮小半个头呢!也不符合要求啊!难道小里正也没想过娶她入门儿?

不知文若兰心中已演完一整场爱恨情仇,葛歌快速吃完饭,将装着空碗碟的竹篮还给文若兰,自己又扛起搁在田边的锄头下地去把牛耙不到的水田四个角一锄头一锄头挖平来。

眼瞅着就是春种了,村里农人谁都不敢耽误事儿,小溪两边的水田里零零散散分布了不少带着草帽的农人,或弓着腰在地里拾草头;或驱牛前进犁田;或与葛歌一般挥着锄头平整土地的,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文若兰提着竹篮愣愣地站在溪边看了好一会儿,也想不明白个所以然来,鼓着个小脸儿嘟着嘴走了。

大家伙儿在地里疯狂打田时,葛家的秧苗也跟打了鸡血一般快速生长,不过四五日,就长到了可以分株插秧的高度。而村里其他人家的秧苗,此时才刚刚开始撒种到育苗地里,从育苗到分株插秧,少说还要十日。

因众村民谁家的秧苗都还没好,只有葛家开始插秧,这村里一家出一人,全都扎堆在葛家地间插秧,十八亩水田,竟只用了不到一日便全部完成。

送走村民后,葛歌一人扛着锄头站在刨了个缺口的小溪边,望着小溪里的水顺着缺口哗啦啦全流入田中,用意识与系统对话:“小古,这稻子的生长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一季稻要被你搞成两季稻了?”

【宿主放心,我虽然是外挂,但也不能逆天而行,咱们这儿纬度高,只能种一季稻,这生长速度是对越小的植物效果越明显,等到它再长大些,就不会这般啦,顶多就比寻常水稻早熟15-25日。】

小古的解释可算是叫葛歌放心了些,这一季稻搞成两季稻是能多收些粮食不错,可未免也太扎眼了些,万一招致什么祸事,那可就麻烦了。

葛歌不想扎眼,可州城里的葛家菌铺,如今就极其扎眼。

送走今日不知第几个上门来要买银耳子的客人,黄管事是吓得满头大汗,他们这明明只是个小铺子,这两日咋日日都有达官贵人上门来要买银耳子?

偏生这银耳子也不多,都是张丰收那哥俩儿隔几回带一些出来,连他都做不准啥时候有啥时候没有,哪里敢给那些来采买的贵人家的管事打包票?只得是说一旦送了货来,就都给留着罢了。

“我说丰收啊,你们哥俩这回回去,也麻烦给东家带个话儿,能不能定下个时间数量来供银耳子?我这日日都有不少客人上门来要买的,这隔好几回才送一点儿出来,着实是不够卖的。”

黄管事秉着想多赚钱的心,托张丰收将话带回村里。也不是他不想自己跟东家说,可东家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门朝哪儿开他都不晓得,这可咋说?

而且,虽然他们对外打的旗号是上山采的银耳子,不过黄管事敢打包票,这绝对是东家自己种出来的!不然谁家能隔三差五就采到银耳子?除非他是掉银耳子窝里去了!

黄管事想法很简单,这银耳价贵,来钱快,又备受有钱人家喜欢,自然是能多卖点是一点。

张丰收也不管旁的,只把话给带回村里。

才从地里放水回来的葛歌听到张丰收带回的话,随意将锄头放在进门的门拐角处,应道:“你下回去州府且回黄管事,往后每十日我会送五盒银耳子过去,他可以提前订出去,按订单顺序给客人送去,每月同一家只可订一盒。另有零碎松散的碎银耳子也一并送出去,碎的便不做预定,先到先得买卖即可。”

“这银耳子既这般挣钱,小里正咋不放多些过去呢?”张丰收跟着小里正做事也有大半年,自然也晓得啥叫饥饿营销,可这十日才给五盒,也太饥饿了些吧?

葛歌淡淡笑着摇摇头:“就是要这样,银耳子本就少有且价贵,若叫人家晓得我有这般本事,无异于幼儿抱赤金行于闹市。”葛歌眸光清澈,落在张丰收身上,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我晓得了。”张丰收如今也在跟着文先生读书识字,自然明白小里正此话含义,暗道自己还是太鲁莽、考虑太不周全了些。他们不过一介平头百姓,但凡上位者随意动动手指张张嘴,那对他们而言可都是致命的打击!

见他想明白了,葛歌也不再多言,只道:“你下回去州府前,再过来取银耳子。”

在葛家做事的人如今都晓得小里正有一手种菌子的好本事,可这银耳子是咋种的就谁都不晓得,甚至连那菇房的门在哪儿都不知晓。

小里正不说,他们也都不问。

又过了十日,已是四月末。村里人的稻秧安安分分地长,在葛家的秧苗都立稳根,往上窜了两寸高时,他们也终于迎来了插秧的农忙时节。

“小里正!小里正!外头有人找您!”

不用下地就泡在菇房里琢磨的葛歌听到外头有小孩儿在喊,应了声:“来了!”从设在自己住的第二进西厢房的银耳种植房出来,葛歌慢悠悠地将挽起到肘关节的袖子放下往外头去,见是林张氏家的小儿子林小茂乖乖站在院子里等着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